查看原文
其他

「我不是男人,也不是女人」|非二元性别到底是啥?

世界不奇怪 莓问题呀 2022-06-14


「我不是男生,也不是女生。」


你可能会觉得这句话是伪命题,但现实中确实有一撮人被它纠葛了半生。因为ta们认为自己可能是双性别者、无性别者等等。


这群人,并不像绝大多数人一样,在对性别有意识时,就能明确地认定自己是男生/女生,而是存在着其它的性别认同


为此,ta们不得不和这个世界博弈甚至短兵相接。




我们从小就认为,「我是男生/女生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,但实际上围绕着性与性别,存在着几个比较复杂的定义。


1. 生理性别:又称为指定性别,《美国大学性教育讲义》用它来表示一个人在生物学上属于男生或女生,它是用基因性別和解剖性別来判定的。


你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,用丁丁和阴道来区分生理上的男女。


2. 性别表达:指一个人通过衣着打扮、言行举止等特征来展示自己的性别。比如,她喜欢穿中性的服饰来表达自己,但是她喜欢男生也认同自己是女生。不同地域、国家、文化下的性别表达会有所不同。


3. 性取向:指一个人在性欲和情感上持久地被某种性别的人所吸引。


4. 性别认同:就是指一个人认同自己身为男性、女性或其他性别的心理意识。 这是心理层面的,而且是由自身意识出发的。


图源|Its pronounced metrosexual


当一个人长大开始对性别有意识时,会明白有丁丁的就是男生,应该去男厕所,没有丁丁的就是女生,应该去女厕所。但这种将性别一分为二的观念,正在被多元的性别观所冲击。


有一群人觉得自己既不是男生,也不是女生,这在学术上称为「非二元性别/性别酷儿」(Non-binary/genderqueer),它一般被分为4类:


1. 无性别者(Agender):没有发育性别或认为自己不属于任何一种性别,对任何性别认同都没有归属感。


2. 双性别(Bigender:包含两种性别身份或性别表现的性别认同。Ta们认为自己可以同时具有两个不同的性别认同或在两者之间切换,比例不一定是男女各一半。


3. 混合性别(Demigender):部分或大部分是一种性别,同时又有另一种性别混合在一起。


4. 流体性别(Gender-fluid):认为自己的性别认同是动态变化的,并非局限于特定的一种,而是在两者或以上的状态之间流动。


是的,这可能再一次让你惊掉下巴——性别认同,也可以是一种流动的状态。


墨西哥知名女画家弗里达·卡罗(Frida Kahlo)被后人推测为是性别流动者,在她留下的55幅自画像里,经常出现男性形象的ta。


图源|Fridakahlo.org


还有这样一群人,ta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「错误的身体」里——女孩被束缚在男生的身体里,男孩被囚困在女孩的躯壳中。


这种情况就是跨性別,即一个人的性别认同,不符合其出生时的生理性别。出演过《朱诺》、《盗梦空间》等作品的演员艾伦·佩吉(Ellen Page)在2020年12月发表声明,称自己是跨性别者,并改名为Elliot Page。


图源|Balance


不过跨性别在某种程度上仍然隐含着传统的性别二元观念,而不被某些非二元性别群体所认同。总之,我们能看出来,性别认同是绝对多元的。Facebook在用户性别一栏里,就提供了足足56个性别选项


如此多元的性别认同,它的成因科学界还没有明确定论,《美国大学性教育讲义》提到性别是由生物、文化与心理等成分交互作用形成的,而且性别认同的探索可能在儿童时期就发生。


《国家地理杂志》探访了全球80个家庭的9岁孩子,了解性别是如何影响ta们的生活的。在意识到人们对性别的信仰正在迅速改变时,便决定把对这群孩子的观察呈现给世界,期待大家「通过科学的视角,社会制度,纵观历史文明去看待它(性别)」。


但在它宣布2017年1月主题为「性别革命」,封面主角是9岁变性女孩时,依然掀起了一波负面舆论。显然大众并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


9岁的艾弗里·杰克逊

在4岁时宣称自己是女孩

图源|《国家地理杂志》


因为不被大众或家人所接受,非二元性别群体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。


首先,ta们需要先经历一场自我博弈


2021年6月26日,宇多田光在网络直播中宣告自己是「非二元性别者」,38岁的他,直到近几年才完成了性别认同,并且坦白自己因为无法以「真实的自我」出现在大众前而感到痛苦:


「我厌倦了每天不得不在『Miss/Mrs/Ms』之间做选择,这种根据生理/婚姻状况被分类的感觉非常不舒服,因为这些前缀没有一个『是我』。


每次被迫选一个称呼时,我都要装成不是我的样子——直到最近我才发现,还有『Mx.』这个无性别称呼。简直太棒了!希望更多人知道。」


——「简单心理」翻译


这种心理层面的痛苦会一直伴随着ta们,直到性别认同完成。在这期间,由于生理性别与性别认同之间的不一致感完全、严重、令人困扰且长期存在,导致ta们很可能会出现性别焦虑症(gender dysphoria)。


除了心理上的压力,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也让ta们寸步难行。


非二元性别者的性别表达可能会与自身生理性别的不太一样,所以会出现长发披肩但留着胡子,穿高跟鞋的「男生」;干练中性、西装寸头的「女生」,这导致ta们会受到异样眼光,或者被误解为异装癖


性别表现形态各异的非二元性别群体

图源|Alison Czinkota


至于上厕所,更是难堪,被人喊叫着离开厕所的经历时常发生。尤其在国内现有的性别友善厕所(第三性别厕所)资源并没有很多,关于是否应该设立相关设施的争执仍然十分激烈的情况下,ta们不得不减少在外上厕所的频次或者寻找偏僻的卫生间。


处处设限的还有人际交友、职场等。


联合国开发计划署「亚洲同志」项目策划的一份调研显示,语言攻击、提醒注意言行/形象、要求改变衣着打扮行为举止是排名最高的歧视行为。


不同环境下的歧视形式

图源|参考文献[5]


但是性少数群体可能面临着更严重的霸凌、人身威胁甚至是死亡。


如果你点开了文章开头的音乐《玫瑰少年》,或许能注意到里面的台词,描述的就是性少数群体:


谁把谁的灵魂 装进谁的身体谁把谁的身体 变成囹圄囚禁自己乱世总是最 不缺耳语哪种美丽会 换来妒忌你并没有罪 有罪是这世界生而为人无罪 你不需要抱歉


这是一首蔡依林和五月天主唱阿信联手创作,为「玫瑰少年」叶永志创作的歌曲。他是一名普通的15岁台湾国中三年级的学生,但是生命止于2000年。


叶永志和其他青春期的少年不一样,他不喜欢男孩们的游戏,不喜欢汽车玩具,声音很尖很高,还时不时会翘兰花指。独特的性别表达,让他在学校里长期遭受霸凌。


蔡依林演唱会宣传片

《不一样又怎样》纪录片-叶永志篇

图源|参考文献[6]


在他「意外」在学校厕所去世后,社会开始关注校园的性别平等教育和性别暴力霸凌事件。18年蔡依林发布了歌曲《玫瑰少年》,为性少数群体站台。


但在现实生活中,性少数人群的能见度依然极低。据了解,中国社会中仅有约5%的性少数人士在学校、工作单位或宗教社群中,选择公开自己的性倾向、性别身份或独特的性别表达方式。


性少数群体被伤害,选择隐藏来保护自己;大众看不到也难以了解,误解愈深。循环往复的闭环,让ta们藏得越来越深。


近两年来,关于男女的性别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的中心,大家不妨认识一下多元化的性别认同,这也将会促进「性别平等」的进程。


《性别是流动的吗?》书里,作者利兹大学的社会学和性别研究副教授萨莉·海因斯,指出了性别议题从来就不是单一命题,它与阶层、种族等社会范畴息息相关,又在不同的阶层、种族等社会范畴框架中存在。


但这个庞大的命题下,它也代表着个人的选择与隐私,旁人实在无权指点、过问和苛责。


面对「不同」时,如果大家能再多一些思考和尊重,也许世界上开心的人会多一些。如同蔡依林在金曲奖颁奖典礼上所说的:


「叶永志提醒了我们,在任何情况下(我们)都可能成为某种少数,所以更应该用同理心去爱身边的人。这首歌献给叶永志,也献给曾认为没有机会、选择的你。而你,一定要记得支持、选择你自己。」


何况,谁不是终其一生都在探求自己是谁呢?



-喋喋不羞-


很多人认为非二元性别群体都是同性恋,但实际上二者可以不用放到一起讨论。Ta们可以喜欢男生、女生或者其它任何非二元性别者。



祝你早安、午安、晚安,

我爱这个世界。


REFERENCE

[1] 性的解析——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1:身體.性別與各年齡層的性[M]. 大家出版社,2018.

[2] 北京同志中心,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. 2017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查报告——跨性别者与非性别常规者[EB/OL]. (2017-11-20)[2022-02-25]. https://www.rainbowun.org/content/245/4/1.html.

[3] 维基百科. 非二元性别[EB/OL]. (2021-12-17)[2022-02-25]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D%9E%E4%BA%8C%E5%85%83%E6%80%A7%E5%88%A5#cite_note-20. 

[4] 默沙东诊疗手册. 性别焦虑症[EB/OL]. (2021-04)[2022-02-25]. https://www.msdmanuals.cn/home/mental-health-disorders/gender-dysphoria/gender-dysphoria. 

[5]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.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——基于性倾向,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[EB/OL]. (2016-5-16)[2022-02-25]. https://www.cn.undp.org/content/china/zh/home/library/democratic_governance/being-lgbt-in-china.html. 

[6] 十点人物志. 15岁的玫瑰少年之死,和一位母亲的20年抗争[EB/OL]. (2020-08-29)[2022-02-25]. 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8909384.


-RECOMMENDED-


第一次疼痛

女孩不设限

渣男启示录




👆

害羞就关注 or 私密分享

胆大就点在看

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